°C
2024.05
04SAT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每月選題

澎湖的節慶飲食:大蛤包飯、天公圓、炸棗、菜繭、雞母狗仔

澎湖的節慶,總有一些應景的吃食,不僅美味,背後蘊含的故事與寓意更是有意思,讓我們透過飲食來認識澎湖的歷史吧!

Penghu.info

2022-07-01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大蛤包飯(提供|Penghu.info)



大蛤包飯

 

最能代表澎湖人過清明節的飲食非「大蛤包飯」莫屬。大蛤產於澎湖潮間帶,將大蛤挖開後填入糯米,以麻線綁好固定蒸熟,鹹中帶著甘甜堪稱人間美味。

 

清明掃墓以「大蛤包飯」緬懷先人,祭畢食用「大蛤包飯」,再將蚌殼置於墳上。關於此項習俗,有以象徵脫殼改運的說法,有以示此墳有後人祭掃,延續香火者。其中,尤以張詠捷小姐在其《食物戀》的書寫最能觸動人心:「……員貝島的恁婆告訴我,吃過的蛤殼撒在墳上,看起來白白亮亮,留給祖先作白銀用;尖山村的水菜婆曾聽老人家講過,蛤殼撒墓頂是要留給公嬤作碗用的;而南寮村的阿緊嬸也告訴我,每年清明時,墓頂上有新蛤殼的,表示這個墳還有子孫回來相認……。」

 

「大蛤包飯」不僅是澎湖人世代連結的橋梁,也是「吃果子拜樹頭」的人性光輝,更讓澎湖人的清明節散發著與眾不同的香氣。

(文|許玉河;照片提供|Penghu.info)


▼大蛤包飯製作過程(提供|Penghu.info)









天公圓

同義詞彙|仙奶

 

澎湖拜天公最有特色的一項傳統就是搓天公圓,天公圓的形狀圓圓扁扁,中間突起,宛如奶狀,由下四上一,五粒排成,俗稱「一葉」,又被稱為「仙奶」,舊時祭祀時均需二十葉,今已無此限。

 

天公圓的造型象徵天公哺育大地,又有圓滿吉祥,祝頌五褔臨門等意味。

(文|高芷琳)



炸棗

同義詞彙|油炸糯米糰

 

炸棗是澎湖地區一個非常特殊的食物,為台灣地區所未見的傳統食物。在澎湖只要是男子結婚時,一定要分送親朋好友「炸棗」,送炸棗不僅是討吉利,更是一種面子的象徵。結婚時大概需要200~300斤炸棗,親戚送5斤、朋友送2斤。許多旅居台灣的澎湖鄉親,兒子要結婚時,還特地向湖西的糕餅店訂作炸棗,再空運到台灣去。

 

炸棗的用途除結婚外,過年、清明節等重大節日亦少不了炸棗,甚至於新船下海、新屋落成等,都需要炸棗來討吉利。

 

如民國97年(2008年)赤崁村籍新船舉行落水儀式,就要丟炸棗給民眾撿拾。吉貝社區圖書館落成時,亦準備炸棗,遵循傳統「擲炸棗」的習俗,把炸棗等從二樓的圖書館投擲下來,讓廣場裡面上百位的村民,爭著搶拾炸棗。

 

至於為什麼澎湖人要吃炸棗,可能與一句俗諺有關,老一輩的澎湖人都知道「吃炸棗、年年好」(台語發音)這句話,因此吃炸棗有討吉祥之意。

 

目前澎湖還有做炸棗的店家不多,其中最湖西鄉內製作的炸棗為出名。好吃的炸棗要少油、外脆內軟,而且不能炸焦,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炸棗有分為包饀和原味,包饀主要是以花生、紅豆與綠豆等口味。難得的是,現在許多西點都是以機器製作,而湖西的炸棗卻都是手工,每天都要很早起床(約清晨2~3點),一天做一、二百斤是很正常的事,最多曾有一天一千五百斤的紀錄,此時則需要鄰居來幫忙,過年過節時湖西的炸棗店,可以說是當地的小型工廠,幫忙製作大量的炸棗供節慶使用。

 

湖西炸棗餅店,已為澎湖縣及湖西鄉打出名號,成為傳統美食「炸棗」的故鄉。

(文|湖西鄉志.經濟篇;攝影|唐小三)


▼炸棗製作過程(提供|Penghu.info)









菜繭

同義詞彙|菜簡、菜包

 

澎湖人在冬至除搓圓子外,還有吃菜繭(也有稱「菜簡」者)之俗。

 

菜包與湯圓都是以糯米磨成的米粉漿搾乾做成,菜包分鹹、甜二種,前者包筍絲、肉絲、蝦米等等,後者則以炒過的花生碾碎與砂糖相混為餡,將米粉壓平填入餡料後將邊對疊壓緊,成品的形狀是兩端尖突的橢圓,做好的菜包置於黃槿或高麗菜葉上放入蒸籠蒸熟。黃昏時即以圓仔一起祭拜神佛祖先。

(文|續修澎湖縣志.宗教志;影像來源|在澎湖生活的一百種理由)

▲菜繭(提供|Penghu.info)

 

雞母狗仔

同義詞彙|雞母狗仔

 

冬至,最長的一夜。經過漫漫長夜,白天又逐漸變長。傳統上過了冬至也象徵增長一歲,更是「吃冬補冬補嘴空」的時機。在澎湖最能代表冬至的年節食品,除了「菜繭」,還有「雞母狗仔」,尤其是「雞母狗仔」的可愛造型,綴以點點朱紅,更顯喜氣洋洋。澎湖人如何過冬至?依據《澎湖紀略》的記載:

 

冬至日,謂之長至節,家皆以糯米粉做湯丸,宰雞煮肉,以祭祀家堂祖先。祭畢,闔家飲酒、食湯丸,以為添算,謂之團冬。是日,即古所云亞歲也;澎人彼此不賀冬,獨祭於其家而已。門扇粘一丸於其上,謂之「餉虛耗」云。

 

二百多年前的澎湖冬節,家家戶戶做湯圓、宰雞,備酒醴以祭祖先。又在門扇粘一丸於其上,謂之「餉虛耗」。「虛耗」,古代民間傳說中鬼怪之一,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說:「魑,耗神也;從鬼虛聲。」「虛耗」身穿紅色衣袍、一副牛鼻子,一隻腳穿鞋著地、另一隻腳掛在腰間,還插著一把鐵扇子。因此為了祈求來年順利懷柔惡鬼「虛耗」,餉之以湯丸,成為澎民冬至的習俗之一。

 

一百多年後的《澎湖廳志》記載冬至的習俗與《澎湖紀略》大同小異。「菜繭」,還有「雞母狗仔」在哪裡呢?我們可以從其他清代方志找尋答案。《彰化縣志》提及:「冬至節,家作米丸祀先。門戶器物,皆粘一丸,謂之餉耗。前一夕,小兒將米丸塑為犬豕等物,謂之添歲,即古所謂亞歲也。」所謂「將米丸塑為犬豕等物」,即是「雞母狗仔」的化身,而且參與的對象以小孩子為主。清末臺南許南英先生所著的《窺園留草》收錄臺灣竹枝詞:

 

冬至家家作粉彈,兒童不睡到更闌。

巧將糯米為龍鳳,明日鄰家共借看。

 

冬至前一晚製作的「雞母狗仔」被美化為龍鳳之形,小孩子一守歲徹夜不眠,冬至日大家再互相比較所製作的「雞母狗仔」。清代澎湖冬至的習俗,差異應該不大。冬至製作「雞母狗仔」的習俗雖也流傳許久,然直至1977年白沙鄉公所所編撰之《白沙鄉志》始提及菜繭與雞母狗仔:「在家庭即用米或麵為外皮,以甘藷、花生簽、菜、紅豆等為餡,作各色各樣不同的粿,及牛、豬、狗、雞、庫銀、紅圓等,祭拜祖先,祭畢即在家內的門窗桌櫃雞舍豬舍牛欄等處,放紅圓一顆,感謝神明的庇佑,并求人畜平安,生產豐收。」

 

而「餉虛耗」的習俗在1970年代尚存,至今則難以復見。又昔日農村的慣例,對於園地的租賃、典當契約,都以冬節為標準,每屆此日雙方必須會面,談論繼續租賃或典當。冬至,可以說是年節轉換的分捩點。

 

「雞母狗仔」是大人、小孩子的集體參與,以六畜為主軸的創作也轉變成多元的眾生百態,各自形塑心中的想望,這也是「雞母狗仔」最迷人的地方。冬至製作「雞母狗仔」也是澎湖人的全民藝術創作日。

 

有孩童的家庭會以做菜包剩餘的米粉捏成人偶、動物等形狀,與菜包一起蒸熟,做為兒童的玩物,手巧者可做各種動物或蔬果,以取悅孩童。冬至做的這類玩偶不論其形狀為何,一律稱為「雞母狗仔」,玩膩後的玩偶可以變成孩童的點心。不過在白沙的離島吉貝嶼、鳥嶼以及西嶼,雞母狗仔卻是冬至祭拜神明必備的供品。

(文|許玉河、續修澎湖縣志.宗教志;攝影|許玉河)


▼各色雞母狗仔(提供|Penghu.info)






(本文轉載自澎湖知識服務平台「Penghu.info」)

 

 

簡介|

「Penghu.info」是一個澎湖知識服務平台,希望透過這個平台讓讀者能以更友善快速的方式,搜尋到所需的澎湖知識。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