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06MON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來自醃漬菜「醃瓜脯」的滋味

我的台南朋友,以生活在古都,擁有台灣傳統內涵的魂魄,經常匯集各類古早味來測試我的味蕾,這次遞送的一根食物,掀起的,不僅是對醃漬物的好奇,更是對記憶的考驗。

黃惠鈴

2023-08-30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台南初見神祕食材

 

我才剛搭高鐵抵達台南,來接我的朋友就在車上諄諄交代:「有一根你應該沒見過的東西,我冰在冰箱,你看要用宅配寄上去還是用保冷袋……」

 

一根,而且需要冰冰箱,朋友已說我應該沒見過,那可能本來就不存在於我腦袋雷達可搜尋的範圍內。

 

一進到她家,她就喜滋滋的從冰箱拿出那一根東西。

「醃黃蘿蔔?」

「不是滷肉飯或油飯上面放一片的那種啦!」見我的回答確定我沒見過,她就更加得意了。

「醃瓜脯!」

別說我沒見過,我聽都沒聽過。於是,我又問:「是什麼瓜作的?」

「越瓜!」



▲越瓜,就是蔭瓜,較有文化底蘊的,會告訴你說是「醃瓜脯」。(攝影│黃惠鈴)


越瓜就是蔭瓜

 

我的台南朋友,以生活在古都,擁有台灣傳統內涵的魂魄,經常匯集各類古早味來測試我的味蕾,這次遞送的一根食物,條狀、皮上還有瓜紋、顏色青中帶黃,對我來說,掀起的,不僅是對醃漬物的好奇,更是對記憶的考驗。

▲完整一條的醃瓜脯,可刨片狀料理。(攝影│黃惠鈴)

「醃瓜脯」的瓜是指越瓜,如果以華語思考,對越瓜這個蔬菜名完全陌生,台灣的瓜類蔬菜非常多元,腦袋裡浮現常吃的瓜有小黃瓜、大黃瓜、絲瓜、瓠瓜、苦瓜、冬瓜、佛手瓜,這幾年又多了櫛瓜,如果用台語思考,我們叫大黃瓜「刺瓜仔」,而越瓜原來就是「蔭瓜仔」。

 

越瓜好種植、水分多,但不易保存,夏天豐收時就醃漬起來備用,這是古早人的智慧之道。大部分人都會把越瓜洗淨後對剖、然後將中間的籽刨除、抹上鹽巴。像我收到一整條完整的越瓜,還保留中間籽的部分,水分多,情況較少見。

 

知道越瓜原來就是「蔭瓜仔」之後,馬上拉近了我與這瓜的距離感,甚至回憶起早期家裡偶爾也會吃食的經驗。基本上,家裡吃的「蔭瓜仔」幾乎都是醃漬成軟爛的食材,像醃冬瓜般,呈現半透明狀的模樣,或作成蔭瓜罐頭,是配稀飯最佳良伴之一,與絞肉煮成瓜子肉,或是煮湯提味用,可延伸出很多令人食指大動的蔭瓜料理來。

崇洋媚外的醃漬品

 

不知是受了什麼健康報導的影響所致,家裡對醃漬食材非常抗拒,自己幾乎不太採買醃漬品,澎湖高麗菜酸和韓國泡菜除外,其實泡菜也算是醃漬物。說來矛盾的,還有來自歐洲的醃漬橄欖、醃小黃瓜,是我會想添購的食材,尤其若有機會到日本,日式的醃漬品,更是採購重點之一,這不是崇洋媚外什麼才是呢?


▲來自歐洲的漬橄欖因品牌不同,味道差異性很大。(攝影│黃惠鈴)

在京都錦市場裡有多家醃漬菜專賣店,標榜當季蔬菜、以傳統古法醃漬,少鹽、且顏色美觀。採買者可伸出手,用手掌承接試吃品,有的店家會為顧客遞上溼棉巾,供擦拭掉前一種食物殘留在手上的味道之用。NISHIRI醃菜專賣店還標榜醬菜中含有健康的乳酸菌,建議每人每天食用20g。

▼日本京都的京漬菜,販售擺放令人很有食欲感。(攝影│黃惠鈴)



 

我們會千里遙遙的把包裝精美的日本醬菜和韓國泡菜饋贈給朋友,而來自台灣鄉土的醃漬菜,怎麼身分地位就是矮人一截呢?

 

我很開心南部的朋友送了我沒有精美包裝的「醃瓜脯」,我們的友誼也算是一種陳年醃漬的產物,只會越陳越香,永遠沒有保固期的危機,也無須美化。

醃瓜脯料理

 

「醃瓜脯」到了我的廚房,才發現不知怎麼料理。

 

我馬上問了朋友的美魔女媽媽,她本身就是醃漬品,從她身上完全看不出年齡,應該是好久以前就開始醃漬保鮮良好的。

 

她告訴我,切片後,蒜頭爆香下鍋乾炒,加入糖和少許的辣椒,也能跟肉絲拌炒。

 

一打開,有一股瓜香,我切了一片淺嘗,不鹹、清脆。

 

我試做了三道料理,以刨刀刨細片單炒,多加了白胡椒一味,單純的清炒,很下飯。第二道與三層肉片快炒,絕配的組合。第三道切塊狀跟魚頭燜煮,逼出了酸味,也是好吃得不得了。


▲我以醃瓜脯試作台味十足料理,第一道清炒。(攝影│黃惠鈴)


▲第二道醃瓜脯料理,加入三層肉片快炒。(攝影│黃惠鈴)


▲第三道醃瓜脯料理,跟魚頭一起燜煮。(攝影│黃惠鈴)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