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08WED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麵粉酥?木瓜酥?──關於沙琪瑪在台灣的那些事

此款以麵粉、蛋、麥芽糖、砂糖做成的酥糖類糕點,在台灣各地透過糕餅師傅的風味創作,以不同型態綻現,並自成各地風土與糕餅文化中的一曲。

呂立翔

2023-07-19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從父親愛吃的沙琪瑪,開啟探索之旅

 

「我沒看過這種形狀的沙琪瑪……」

 

那回在台南東菜市,站在六十年老店「萬香餅舖」前,盯著攤前中式大餅狀的「沙琪瑪」怔了好一會,心中低喃。

 

店家迎來招呼:這叫「麵粉酥」,跟沙琪瑪口感不同。過去在結婚大餅禮盒裡,若有一塊麵粉酥,可是相當時髦的事。

 

對比現在,是送了「紅帽子喜餅」的概念嗎?我當時心中作這樣聯想。

 

家父愛吃沙琪瑪,自幼印象中,他不時會拎回一袋。長塊狀沙琪瑪以透明膠紙逐塊折封,十塊排成二乘五的立面,外封厚透明膠紙成一袋。購自街上西點麵包店,也因此一直以為是洋玩意。

 

彼時的口味,印象是參了白芝麻、葡萄乾,咬下口感鬆化綿軟。咀嚼時,裹炸麵酥的糖蜜黏沾齒間,舌頰唇顎並用,妥勻糰糯的麵酥糖蜜細嚥入喉,滿口油炸麵香、蛋香、糖蜜香。

當時買回一塊麵粉酥,仔細端睨麵酥結構,的確和過去常見的沙琪瑪迥異。同樣以糖蜜黏裹成形,然而扁平薄脆的麵酥體,較像是「模範生超寬點心麵」。

口感有別於沙琪瑪的鬆化柔糯,麵粉酥較為脆口,層次豐富。

沙琪瑪?麵粉酥?這之間有什麼樣的關連?


▲左至右依序為麵粉酥、木瓜酥、沙琪瑪(攝影│呂立翔)

 

新營七十年老餅店「滋養軒」,問到五十年老店「義美香餅舖」

 

耙梳一些史料後,前往台南,一路從新營七十年老餅店「滋養軒」,問到了台南喜樹老街上的五十年老店「義美香餅舖」,眉目乍現。

 

「義美香餅舖」開業於民國五十九年六月,麵粉酥為開業至今的鎮店產品。


▲義美香餅舖創立於1970年(攝影│呂立翔)

請教了第二代主理人黃美女,其父當年向福州來台的糕餅師傅,習得此類糕點做法,再進行口感與風味創新,方定調現在樣款。以此推估,沙琪瑪在台濫觴,或許源於潮汕地區風行的雞蛋酥。

 

黃義雄夫人黃郭紀子提到,現年八十四歲的黃義雄,自十二歲學藝作餅,並擅於觀察顧客需求,對麵粉酥做了多項創新改良,在當時引領同業效尤。


▲現今直徑18公分的精緻餅形(攝影│呂立翔)

過去麵粉酥做為嫁娶喜餅,多為一兩斤如臉盤般大。考量到消費者食用情境,他將麵粉酥尺寸精緻化,縮小為約十八公分直徑。並研發四等份溝槽圓底盤,方便折取四分之一片食用。


▲四等份溝槽圓底盤方便折取分食(攝影│呂立翔)

一九九七年口蹄疫與二○○三年禽流感,造成豬、雞價格大幅上揚,導致當時廟宇祭祀供奉,或家戶拜拜酬神常用的三牲供品:魚、豬、雞,因短缺而價高難求。


▲黃義雄研發的麵粉酥三牲(攝影│呂立翔)

為解決此困境,黃義雄率先研發出蛋素三牲,以麵粉酥手工捏製出魚、豬、雞做為牲禮(後又研發出五牲,多了蝦、蟹兩款)。好吃好保存,也成了大人小孩都愛的糕點零食。

 

考量供拜使用情境,他同時研發出仿牲禮造形的創新包裝。將形仿魚、豬、雞的麵粉酥,盛於大紅硬紙板襯底上,覆以透明仿形膠蓋。如同盛裝貢品用的紅塑膠盤,讓顧客購回即可直接端上供桌,省卻另外取盤裝盛。

 

此類酥糖類糕點製作流程大同小異,將麵酥體炸香後,與炒好的糖液均勻裹拌成形,再做分切。風味口感取決於麵酥體與裹糖。

 

麵酥體以生麵料透過製麵機壓切成形,選用的刀口規格,決定出麵的寬扁,也決定了各家對於口感的設定。

 

觀察「義美香餅舖」的麵粉酥設定,油炸成形後,麵寬約一點五公分,厚度約一到一點五公釐。


▲義美香餅舖的麵酥體為扁平條狀(攝影│呂立翔)

另一口感關鍵為裹糖,由麥芽糖與砂糖炒製而成,是苦力活,也是巧勁活。糖液狀態沒控制好,就得整鍋報銷重來。因應減糖趨勢,裹糖減量後,現在的入口感相較過去鬆脆。

意外發現──木瓜酥、百棗酥


耙梳資料時,意外發現台中八十五年老字號餅舖「三廣食品」,有款獨家的沙琪瑪特殊分支──「木瓜酥」。


▲三廣食品獨有的木瓜酥(攝影│呂立翔)

木瓜酥裡沒有木瓜,這代主理人之一趙雅真女士解釋,因麵酥體呈現直徑一公分水滴狀,貌似木瓜籽結實纍纍樣貌,方取其名。

 

水滴狀的麵酥體,均勻裹糖在炸衣表層,形成薄脆糖衣。入口齒間齧開層次脆衣,每顆「木瓜籽」裡頭盡是膨鬆蛋麵香氣,交錯出脆口與膨鬆的口感結構。


▲三廣食品木瓜酥的水滴狀麵酥體(攝影│呂立翔)

透過趙雅真協助,向店內六旬老師傅探詢考究,木瓜酥承襲老師傅的父親,其父向糕點師傅習得製作技術後,改良研發出水滴狀麵酥體,推估已是在店內長銷六、七十年的糕點。

 

類似水滴狀麵酥體的沙琪瑪,目前在台北南港四十多年老餅店「金龍香」有此做法,但以「木瓜酥」作稱的,目前僅見於「三廣食品」。


▲三廣食品1984年參展日本全國菓子大博覽會(攝影│呂立翔)

花蓮八十年老餅店「慶春號」的麵酥體,則以年節喜慶零嘴──寸棗為形,命名為「百棗酥」。相對麵粉酥的扁平,其麵酥體多了膨鬆殼體,又是另一層風味口感。

 

此款以麵粉、蛋、麥芽糖、砂糖做成的酥糖類糕點,在台灣各地透過糕餅師傅的風味創作,以不同型態綻現,並自成各地風土與糕餅文化中的一曲。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