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19SUN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每月選題

臨摹花東的山海起伏,兒時記趣隨蜻蜓飛舞——專訪竹藝術家林靖格

將竹子的特性發揮到淋漓盡致,結合工業設計與傳統竹工藝的優點,讓竹子成為當代藝術最有潛力的創作媒材,透過設計之眼,發掘出傳統工藝的新意,成為與人息息相關與不可或缺的一種存在。

林廷璋

2021-09-16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圖:林靖格,格子設計提供。

擁有工業設計的學歷背景,曾經任職於大型連鎖家電通路、國內知名電腦品牌以及設計公司,擔任產品的設計師近十年光陰,過去處理塑料、面板或零件等冰冷材質,無法將他對「設計」的熱情完整展現。在降低成本與縮減製程之間,不斷地思索「設計」應該扮演的角色和比重;工作之餘,返回校園進修,從而接觸到竹工藝的設計與創作,他認為,設計不該只是因應產業的需求,於是,林靖格在 2015 年創立了自己的品牌——格子設計 Gridesign Studio

《曲卮盤》
圖:《曲卮盤》格子設計提供。


對照到創業初期,林靖格從品牌設計總監,到今日的竹工藝藝術家,稱謂上或許有了些微改變,卻絲毫沒有影響他對「竹」的好奇與興趣。這幾年,他把竹工藝的創作表現,以及對竹材特性的應用越發創意,從過去的傢具、傢飾作品,轉往大型裝置與地景藝術。曾獲 DFA 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獎、義大利 A’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文創精品獎等獎項的肯定,亦曾在 Design Pier、曼谷國際禮品家飾展、富山設計浪潮、東京設計師週、米蘭家具會外展等地參展,過去的這些獎項和殊榮,都是造就出他如今創作面向多樣化的重要基石。

如何找出臺灣先天的有利條件,並與其他亞洲市場做出區隔,靖格談到日本在竹工藝的領域,擁有較長的發展歷史且相當重視,臺灣的傳統工藝在近幾年,也因有年輕設計師們的參與加入而逐漸受到重視,加上政府透過不同的企劃專案,與國外的策展單位及藝廊進行交流合作,無形中也吸取不少在操作上,或是應用上的觀念養分,然而設計師在工藝產業裡,其重要性和地位仍有待被提昇。

《領結椅》

圖:《領結椅》,格子設計提供。

 

竹子似木似草的特性,不失商業亦有文化內涵

踏入竹工藝的領域,從來都不是容易的。靖格說,他必須先將自己歸零,再虛心向那些臺灣在地的老師傅們低頭請教,重新去認識有關「竹」的知識與製成工法。這項傳統的工藝技法,必須將竹子「似草似木」的特性做極致的發揮,從竹材挑選到處理,每一個步驟階段的製程技術,象徵著好幾個世代以來的積累精華。「某次接觸到仿間的工藝課程,器皿上漆的工法、玻璃的燒製,還有木頭的雕刻,這些都讓我對『製作』有了不同的觀看方式和想像。」

靖格強調說,產品與「人」和「生活」的關係很緊密,產品應該是更有溫度的。過去的竹工藝製品多偏重於功能性,像是竹簍、竹籃或竹製家具,他觀察到市場上傳統的竹製品,其實缺少了藝術性,或與文化之間的連結。「臺灣其實有很多擁有厲害手藝的竹工藝師傅,若能加入設計和行銷包裝的思維,是能為竹工藝找出另一片藍海。」他透過解構再重組,運用拼接、烤彎、編織等不同的工藝技法,重新將「竹」定義為極靈活,同時又具優雅特色的媒材。

簍燈
圖:簍燈格子設計提供。

「文化,是抽象的。」竹工藝在國際市場上,所展現出的是更高端、更具品牌化概念的應用,靖格說,「如同其他像是木材、金屬等媒材,竹材其實也是能做出市場區隔的。」他一邊學習熟悉其他媒材的特性或工藝技法,並將其轉為設計元素,一邊嘗試將竹工藝與不同媒材,像是金屬、大理石、鋼板等剛硬的材質做融合,創造出一系列中西文化交疊,柔軟與剛強同時並存的工藝作品。

《望鏡》

圖:《望鏡》,格子設計提供。

靖格提到,延續過去產品設計師的經驗,先朝「品項」去思考,與傳統的日常用品做區隔,從挑選家具和家飾的類別著手,不但能提高品項的單價,也能有更多的應用或與空間結合。既能保留其竹材本身的特性,更使作品呈現出平衡、嶄新的樣貌,例如:《望鏡》、《曲卮盤》等作品。


竹本身擁有一定的硬度和強度,透過削、剖或是拼接、編織,再加上不同表面處理,還能增加它的面積和延展性。靖格說,「製作成本較高,過去偏功能型的竹製品也較不適合放入現代的居住環境中,竹工藝在建築領域相對是弱勢的。」近幾年也因為推動永續、環保的概念,而有越來越多設計師及藝術工藝家投入其中,「竹」——更被譽為是二十一世紀的綠色鋼鐵建材。

《夢享》
圖:《夢享》,格子設計提供。

煙花似火爆竹似花,靈感取自兒時記趣


過去擔任產品設計師時,因為製程的分工,實際上較少參與到產品生產的階段,靖格分享,「有趣的地方應該是在測試外型,與設計概念之間是否符合的過程」,回憶起從事家電品牌設計的那段日子,他深刻感受到家電用品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因此「人」在他的設計理念當中,佔了很大的比重。相信看過他作品的人,都能從中找到一些兒時的回憶,藉由作品在視覺和觸覺上的刺激與呈現,更能體會他在設計過程,從功能性與感受性之間找到的平衡點。

「夢想的種子發著光,可以聚合也可以分離、可以飛升也可降落。」靖格還提到另一件作品:《夢享》,那是他為香港「壹物-現代設計力」展覽,特別製作的燈飾裝置藝術。他以「蒲公英」作為符號,並用「竹蜻蜓」象徵自由之風,大量的竹蜻蜓堆疊拼湊成散播希望的蒲公英造型,幻化成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種子,希望藉由那曾為人們童年帶來歡笑與趣味的竹玩具,重新賦予新的意念與寄託,替不安定的香港社會獻上祈願與祝福之心。


2019 年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作品《煙花》

圖:2019 年 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作品《煙花》,格子設計提供。


在 2019 年壯圍沙丘地景藝術節中所展出的作品:《煙花》,靖格說,其設計靈感來自於民俗節日或慶典中,包含像是在婚喪喜慶時,常會用到的「爆竹」和「煙花」,在立方體的各個立面,用以數個如煙火般的傘狀竹片重疊交錯,遠看像是裝滿竹片花朵的巨大童玩,近看則又像是同時乘載了民俗與文化的玩具寶盒,搭配夜裡的月色與燈光的映照,令人回想起童年時的爆竹聲響與閃光,隨著吹向沙丘地景的任一道風,過去的記憶時光彷彿自在地來回穿梭其中。


圖:《山海匯》,格子設計提供。


乘著千餘支的竹蜻蜓,飛越花東的山與海


接續先前的創作契機,靖格這幾年跨出傢具傢飾品的領域,將他對「竹」的設計想像,延伸至大型的裝置藝術作品之中。2020 年《風的季節》參與宜蘭壯圍沙丘藝術節,以千萬片彎曲、偏離軸心且錯綜複雜的竹板,將無形化為有形的角度與形狀,模擬風切和空氣流動的線條路徑,讓每年秋冬,來自遠方的東北風,轉化為地面的萬千竹板,留下彷彿隨人眼可捕捉,任身體能觸碰、親近的紋理質地。

2020 年壯圍沙丘藝術節作品《風的季節》

圖:2020 年壯圍沙丘藝術節作品《風的季節》,格子設計提供

當人們順著通道進入其中,要抵擋風、迎向風,然後臣服於風,最終亦如風沙一般,順著山勢、水田,沙丘,來到灘地和港灣,時而舒緩、時而急促的風勁,最終吹進蘭陽平原的地況,為宜蘭地區送來豐潤的雨水與氣候,自然而然成為秋冬的那片「風」景;另一件與北投相關的作品《聽,燕子在說話》,靖格說,他將自己在北投成家立業的生命經驗,也藉由了創作重新梳理,家燕是臺灣常見的候鳥,在政府與民間的共同推動之下,成立首創的燕子步道。

 

靖格說,在展覽的作品之中,可以找到以竹篾、白紙雕塑而成的「家燕」,以及在北投,人們既熟悉又意想不到的景象與文化符號:關渡宮的燈籠、三連棟的鐵窗花、0077 機車服務人員的安全帽,包含屋簷下的鎢絲燈泡或建物的門牌,甚至還有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監視器。家燕築巢、產卵、覓食等生態活動對應在地人文,這些帶有風水寶地、福氣興旺之寓意,也包含了人生的種種經歷與想像,訪談中不難發現他對創作的文化意涵,又有了更深入的體悟與思考。

《聽,燕子在說話》

圖:《聽,燕子在說話》,格子設計提供。

訪談中,靖格也才發現,自己的工作室雖在北投,過去為了請益跟製作常跑南投,原以為竹工藝的創作會更往竹林山間,但近期的裝置作品卻是較多與海比鄰。「臺灣雖然是座小島,要往山上或海邊移動,距離其實都不會太遠,輕易地就能轉換心境。早期剛在做竹工藝的創作時,很常往花蓮的七星潭跑,對於臺灣山海的地景印象,或許就是從那時候留存下來的。」不刻意去轉化,靖格很自然地將理解後的媒材特性、樣貌,應用到各種創作上,更把柔軟的元素和線條帶進作品。

《山海匯》與竹藝術家林靖格

圖:《山海匯》與竹藝術家林靖格,格子設計提供。

從地景藝術回到商業空間,近期,放置在永康公園旁的「聚落山海茶館 MATA TEA HOUSE」的裝置作品《山海匯》,是由 1,378 支竹蜻蜓所建構,靖格說,這需要經過非常精密的計算與排列,再一一透過眼睛和手去做細部的調整,讓每隻「蜻蜓」之間有了完美的間距,忠實地臨摹出店主的故鄉:臺東的山海樣貌,而竹子既有的表面,經過「光」的雕琢,竹翼和竹桿的錯落與堆疊,畫出東部群山的線條和環海的律動。

 

透過靖格的設計之眼,發掘出傳統工藝的新意,讓在地的文化意涵藉由竹工藝回到日常之中,成為與人息息相關及不可或缺的一種存在,結合工業設計與傳統竹工藝的優點,讓竹子成為當代藝術最有潛力的創作媒材,原來臺灣島嶼的山海故事,就藏在這片竹林之中。


《山海匯》

圖:《山海匯》,格子設計提供。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