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19SUN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吃貨的三月天,想念花蓮的雨後箭筍

這種就在竹林邊,現摘現吃,當場煨烤的吃法,古人也頗好此味。比如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提到:「夏初竹筍盛時,掃葉就竹邊煨熟,其味甚鮮,名『傍林鮮』。」

李麗玲

2023-04-30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每顆心上某一個地方,總有個記憶揮不散1

 

記得還住在花蓮時,每年的三月到四月份,餐桌上必會出現的食物,就是箭筍。通常是前一晚下過雨,隔天一大早,爸爸就會入山尋找這群遇雨才紛紛冒出土見客的山珍。剝掉堅硬的筍殼,簡單清炒或丟入湯或加排骨熬煮,就能嚐到箭筍微苦與清甜交織的特殊味道。

 

不料「三月吃箭筍」這般我以為理所當然的日常,卻在北上讀大學而後定居台北,變成「渴望」而不可得的食物。明明是首善之區,怎麼會超市和傳統市場都遍尋不著呢?多方打聽下,才知道箭筍主要產於花蓮縣,其中又以光復鄉為最大產地,台北則產於近郊北海岸及陽明山地區。由於全靠野外採收,後續處理又極費人力,因此產量有限,只有離產地近的傳統市場才可能有少量販售,而且價錢肯定不便宜。

 

原來故鄉的飲食日常,到了首都,只能成為遙遠的記憶。從此,每逢春雨連綿的三月,忍不住嘴饞的我,只能厚著臉皮央求故鄉好友惠美,到市場買幾斤寄來台北,以解口腹的相思。


那年我們來到小小的山巔,有雨細細濃濃的山巔2

 

也是機緣巧合,惠美認識了家有箭筍林的朋友春妹(好棒的名字,感覺天生就跟春筍有緣)。於是我們起心動念,決定到產地一探究竟。春妹答應後,知道我也是花蓮人,還很疑惑的跟惠美說:「哪個花蓮人山上沒有一片箭筍林?」(春妹啊,的確我家是有座山啦,但多種植檳榔……)


▲這條曲徑通幽的通道,是經過歲月積累,由黃文成和家人一步步開鑿而成。(攝影│沈維君)

 

今年剛好碰上閏二月,加上春雨不豐,原本二、三月便陸續冒出頭的箭筍,也遲到了好幾週,就連「千人箭筍宴」的時間,因產量不足,從每年三月第三個週末,被迫延至第四週舉辦。

 

幸運的是,我們到的那日,天公作美,下起了春雨。抵達目的地,見到領路人也是箭筍林主人黃文成先生。曾任職銀行業主管的他,現在專職經營箭筍林事務:有時採摘箭筍,批發給小販;有時帶觀光客參觀箭筍林,以特有的幽默風趣,講解箭筍的歷史和小故事。


▲經驗豐富,放眼竹林,絕無漏網之筍的箭筍達人黃文成,一入林中,馬上發現箭筍寶寶。(攝影│沈維君)

 

換上雨鞋後,他領我們去看一間用箭竹和茅草蓋起來的房子。他說,早期的祖輩們都用箭竹來蓋房子,做為屋頂、圍籬、築牆,或是製作家具、床等材料,蓋房時部落的人也都會互助合作。隨著時代進步,現在沒有人想住茅草屋了,這些箭竹才轉以食用為主,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黃大哥戲稱這座山名為「瑪丹娜山」,面積約一甲兩分,其中約有七分用來種植箭筍。進入竹林後,經驗豐富、眼力非凡的他,隨手一指,就能讓「有眼不識箭筍」、新手上路的我們,輕易發現埋在落葉層裡頭,只冒出一點點尖端,外殼與地面的落葉或枯枝顏色相差無幾的「幼齒」箭筍。他指著一根細細長長的箭筍說:「我叫它『青竹絲』,這種的不好吃,賣相也不夠好,通常留著不採。」說完蹲下來,指著另一根胖胖矮短的「幼齒」說:「這是箭筍裡的美女,叫『白冰冰』,三天後再採,剝開來,裡面都是白肉,肯定好吃,最適合採來賣。」

 

接著示範怎麼幫箭筍「脫衣服」。箭筍的外殼十分堅硬,必須靠絞力把外殼剝除,難度頗高。只見他用兩手手指,三兩下便剝開了外殼,露出白拋拋幼咪咪的美女內裡,喔不,是筍肉來。此時此刻,我們方才懂得何謂「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長出土外的箭筍根部,一般來說會停止生長;但在這之前,它們會想方設法找出其他縫隙,試著尋找新的生存空間。(攝影│沈維君)


▲隱藏在落葉層裡,你看得出來有多少剛冒出一點尖端的「幼齒」箭筍嗎?(攝影│沈維君)


▲雖然還沒長完全,一看就知道它是箭筍界的美人兒。(攝影│沈維君)

 


相聚離開都有時候╱寧願選擇留戀不放手╱等到風景都看透3

 

繞完「瑪丹娜」山,回到工寮,黃大哥特地烤了幾根走山時順手採摘的帶殼「青竹絲」,這些品相不佳無法販售的次級品,烤熟剝開外殼後,居然竹香四溢、筍肉含汁,吃進嘴裡滿是筍子的鮮甜原味。


▲現摘現烤現吃,讓次級品「青竹絲」也能嚐出清香鮮甜好滋味。(攝影│沈維君)

 

這種就在竹林邊,現摘現吃,當場煨烤的吃法,古人也頗好此味。比如宋代林洪的《山家清供》提到:「夏初竹筍盛時,掃葉就竹邊煨熟,其味甚鮮,名『傍林鮮』。」明朝高濂的《四時幽嘗錄》也記載:「每於春中筍抽正肥,就彼竹下,掃葉煨筍至熟,刀戳剝食。竹林清味,鮮美無比。人世俗物,豈容此真味。」符合《菜根譚》所說「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在平淡中見真味,淡泊中見德性。

 

這趟訪箭筍之旅,色(主人帥、箭筍林清幽)、香(筍香)、味(連「青竹絲」都好吃)俱全,收穫滿載。告別了黃大哥,一直在前頭開車領路的春妹,忽然停在窄仄的產業道路上,揮手要惠美靠到她車旁。待兩車並排,春妹很誠意的說:「你們八月若有空,一定要再來喔。我們另一個山上有柚子園,那時柚子應該盛產了,很值得去看看喲!」

 

真想問問「山大王」春妹:你家到底還有幾座山?如果能夠,一年四季,我都很願意前往拜訪。

 

▲當日vlog,來跟我們一起上山拔箭筍吧!

(感謝名單:山大王曾春妹引介、黃文成先生細心解說、好友陳惠美無條件開車長途奔波,主編維君鼎力出機相陪。)

 

注|

1.  小標典故出自許美靜.〈城裡的月光〉

2. 小標典故出自施孝榮.〈拜訪春天〉

3. 小標典故出自王菲.〈紅豆〉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