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15WED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每月選題

我想向媽媽學做菜──傳承記憶中的味道

我們用味道向美好的過去揮手道別,也同時創造新的記憶。

余宜芳

2021-11-30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余宜芳/提供

不知不覺,和在海外工作的女兒一年半未見了,趁著參與「母女的許願清單」專題,我問女兒:「重聚的時候你最想和媽媽一起做什麼事呢?」原以為答案八九不離十會是「一起旅行、逛書店」,這原本是我們最愛的家庭活動,沒想到她不假思索回應:「我想向媽媽學做菜。」

 

和同齡朋友相較,女兒廚藝尚可,卻幾乎是自己摸索得來,從未系統性向我學過。大學畢業前她住家裡,當然飯來張口,不需要動手。畢業後工作外派新加坡,起先忙著應付新環境新挑戰,新加坡外食十分方便,她也喜歡南洋料理,沒想過下廚,但吃著吃著開始想念正宗台灣味了。一次到新加坡探視她時,我住在也是外派的表弟公寓,做幾道家常菜慰勞這二位海外打拼的台灣囡仔,女兒突然認認真真站我身旁說想學台式肉燥。起油鍋,爆香切碎紅蔥頭、加香菇末和小蝦米,等香味出來了再下絞肉拌炒。正宗做法當然是五花肉連皮切成微小肉條,但這對新手太麻煩,直接用超市絞肉拌炒,再加入醬油、白胡椒粉、冰糖與米酒燉煮,起鍋前放一些豬油炸的油蔥酥增香。從此,這道簡易版肉燥也是她的拿手菜了。

 



▲呂新禾/攝影

 

從女兒做菜的蛛絲馬跡,揣想她的生活軌跡

 

女兒外派的第二站是雪梨,她念過三年中小學的老地方,此時已累積一些工作經驗,又是注重lifestyle的西方職場,不再如之前忙碌,開始在自己的studio認真做起菜來。咦,怎麼傳回的照片連水餃也會做了,原來上西班牙文課程時認識一位來自香港在雪梨藍帶學校修習的好友,對方是專業級,常陪她週末時多包一點水餃放凍庫,也敎她煲廣東湯。有一陣子,發現她怎麼開始做韓國料理,如炒年糕、辣魚湯等菜色,嗯,當時交往韓國籍男友。


▲呂新禾/攝影

 

我像個偵探,從女兒做菜的蛛絲馬跡揣想她的生活軌跡。如今,女兒漂流的腳步去到上海再到深圳。每到一地,她堅持要租住有小㕑房可開伙做飯的小公寓,並自淘寶採購台灣進口的醬油米酒沙茶醬等調味料。在異地異郷生活,她們透過熟悉的家常味,給自己一些溫暖的打拼動力,也難怪問她最想和媽媽一起做什麼好玩的事情時,答案會是學做菜了。

 

我開始擬菜單,可以敎她什麼呢,各種排骨湯雞湯一定要的,紅燒菜色一通百通,油煙又少,適合租屋處的小廚房。當然,還有各種涼拌菜,周末有空多做幾樣,平日下班用高湯下麵或煮湯餃,簡便又營養。



▲余宜芳/提供



傳承記憶中的味道

 

一面用通訊軟體遠距教女兒做菜,一面想念母親。比起女兒大學畢業後出國工作,15歲即離開故鄉高雄北上的自己,也幾乎沒機會向母親學習好廚藝。她一手鄰里稱讚的炒米粉、炒麵、滷豬肝、酸甜五柳魚(花枝)、粽子、炒花生──這些眾多拿手菜為什麼我一樣也沒學會呢?

 

幸好,記憶庫並非全然空白。30年前生下女兒,母親從南部帶了二大瓶麻油北上替我坐月子,天天吃麻油雞,實在受不了。她知道我愛螃蟹,又怕性涼,就用麻油薑片小火爆香後,把整隻螃蟹放下去加點米酒慢慢㸆熟,香氣濃郁,蟹肉紥實甜美,坐月子時獨享了好幾隻大沙公。之後自己偶爾做過幾次,但家人不愛麻油料理,久而久之就忘了。

 

不久前在家宴客,天氣溼冷,突然想起可以做一道媽媽的麻油沙公,於是在南門市場買了一隻沙公一隻沙母,請店家用活水洗刷乾淨後切塊,讓我可以直接下鍋。先以能耐高溫的苦茶油煸香薑片,再將螃蟹下鍋,不必急著拌炒以免膏黃散逸,火轉小,用鍋蓋燜個兩三分鐘,之後再加入三大匙麻油薑泥醬,拌炒一下後沿鍋淋二、三匙米酒,再蓋上鍋蓋燜燒,從入鍋到起鍋前後大約10~12、3分鐘。這道菜乾香又滋補,是很適合冬天吃的溫暖料理,朋友們果然很喜歡,我想,最愛做菜給親友共享的母親,在天上一定很高興我傳承了這道菜。


▲余宜芳/提供

 

「年輕時急著往外闖,以為家裡等著的媽媽永遠都在,可以慢慢學,我媽以前也很會做菜,我一道也沒學過。」一位好友知道我一面做菜一面想念母親,有感而發傳訊給我,她母親也過世5年了,我們都是再也學不到母親好手藝的女兒。幸好還來得及,可將自己積累的拿手菜敎給下一代。

 

每個人的廚房都是一座記憶寶庫,揮刀弄鏟調味之間,想念那些替我們做過菜、手把手教過我們料理的親友,我們用味道向美好的過去揮手道別,也同時創造新的記憶。


▲母女合影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