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15WED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從一碟蘸料探索芥末的身世之謎

港式料理中出現的黃芥末,是東西飲食文化融合下的配搭?亦或只是兩地使用調料上的巧合?仍無確切定論。倒是帶著這個疑問,探索了芥末的身世之謎。

呂立翔

2022-03-26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台灣港式飲茶餐廳常見黃芥末(攝影∣呂立翔)

 

緣起──探索芥末身世之謎

 

小時候跟著家人去吃港式飲茶,桌上總有個白色的雙格瓷器醬料碟。一邊是銘黃的芥末醬,一邊是赤紅的辣椒醬。

 

我非常喜歡那黃色芥末醬,吃起來辛中帶嗆,沾蘿蔔糕、蝦餃、燒賣、腐竹牛肉球都好吃。

 

後來到了香港,幾次在茶餐廳吃此類點心時,未見桌上有那一碟黃芥末。跟餐廳索討,服務人員反倒露出疑惑的表情。

 

直到吃脆皮燒肉時,附上的那碟沾醬,就是在台灣港式飲茶餐廳熟悉的黃芥末。


▲香港脆皮燒肉(攝影∣呂立翔)

 

香港蘸脆皮燒肉的黃芥末,台灣賣場遍尋不著。多是販售像Costco熟食部醬料區的那種美式黃芥末,吃起來酸味比辛嗆多,配熱狗很好,配蝦餃燒賣等點心,我個人覺得不搭。

 

在香港的賣場見過來自英國,創立於1814年的Colman’s牌黃芥末粉。調製岀來的黃芥末,色澤跟味道,與在港式飲茶吃到的相當近似。

 

英國從1841到1997年,治理香港很長一段時間。這碟在香港常跟著脆皮燒肉一同出現的黃芥末,究竟跟英國的黃芥末有沒有關連?這個疑問一直存在我腦海中。

 

直到今年一場《喔!臺味原來如此》新書線上座談,作者陳靜宜老師分享自己家中吃潤餅時,會抹上「芥辣」,又勾起我探索芥末身世之謎的好奇心。

 

 

古今中外飲食中的「芥末」

 

我們慣常用「芥末」一詞,來統稱所有此類辛中帶嗆的調味料。事實上所謂的「芥末」,正確指的是以芥菜種籽研磨成的粉狀調味料。而這種芥末(mustard)是歷史記載以來,人類最早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埃及、希臘、印度、中國、非洲等,這些古文明的區域都曾出現過。

 

中國

中菜使用芥末可追溯到周朝。跟大多數的調味料一樣,芥末一開始做為藥材使用。但其辛辣嗆鼻的特性,給味蕾帶來截然不同的刺激,因此也被用作料理調味。直到明代時,辣椒傳入中國之後,辣椒帶來味覺上的刺激灼熱感,較芥末來得持續且強烈,且少了讓人眼淚鼻水齊來的嗆味,才逐漸取代了芥末的地位。

 

我們仍可在現代的中菜料理,看到芥末的使用。中式料理慣常使用的芥末,吃起來辛嗆不帶酸。在川菜的二十四種味型中,即有一味為芥末,例如川菜中的芥末鵝掌。另山西、陝西一帶,使用芥末涼拌粉皮。北京有道芥末墩,是至今仍保存的少數傳統菜色。廈門小吃中的土筍凍、芋包,也可見到使用這樣的芥末調味。


▲廈門的小吃芋包佐黃芥末醬(攝影∣呂立翔)

 

芥末在各區域的料理使用非常廣泛。

 

香港

在香港,除了脆皮燒肉會蘸著外,知名的街頭小吃「肥姐滷味」,淋上甜醬油、辣醬、還有一味是黃芥末醬。


▲香港著名街頭小吃「肥姐滷味」用黃芥末醬(攝影∣呂立翔)

 

台灣

在台灣,台南黃氏蝦捲提供的沾料,有別於其他多數使用綠色芥末的台式小吃,用的也是此種黃色芥末醬。


▲台灣常見的黃芥末醬為美式芥末醬(攝影∣呂立翔)

日本

在日本,吃關東煮時,盤邊的那一抹黃芥末,用的也是這一味。

 

英國

英國料理中使用的黃芥末,調味帶著入口嗆鼻,與辛辣的尾韻,與上述區域的風味屬同一調性。除了肉類醃漬、沙拉醬汁、油醋醬之外,傳統的火腿三明治中,也會塗抹黃芥末。

 

英國對於芥末的調味與港式飲茶餐廳,屬同一調性,都為黃色,嗆味辛辣不帶酸。在西方國家的一些食譜中,建議調製港式點心蘸醬用的芥末,可使用英國老牌的Colman’s,味道較為接近。

 

芥末在美式料理中的使用也非常普遍,在吃熱狗、漢堡等美式食物中,常使用的黃芥末,多是以磨碎的芥末籽與醋為主體,酸味較為明顯,鮮黃的調色多來自薑黃。

 

另一種芥末──山葵(wasabi)與辣根(horseradish

至於在日式料理中,常見搭配生魚片食用的綠色芥末,則為山葵(wasabi)。

 

山葵需種植在水源質優清澈,氣候陰涼的環境中。台灣在阿里山上有種植,品質很好,價格也高,多數外銷日本,或少量供給在台灣的高級日本料理店。

 

新鮮山葵使用的是莖,現磨才能引出辛嗆味,且其辛嗆在空氣暴露約15分鐘就會揮發掉。因此多在食用前現磨,才能嚐到最佳的風味。


▲新鮮現磨山葵顏色白綠有明顯的纖維(攝影∣呂立翔)

 

山葵量少價高,而台灣與日本的飲食文化中,對綠色芥末醬的需求量大,於是以辣根(horseradish)調色而成的綠色芥末醬,較山葵更為普遍。


▲以辣根製成的綠芥末較為普遍(攝影∣呂立翔)

 

辣根性好寒冷氣候,生長過程需要經歷一段低溫刺激,方能生成辛辣的味道。現多種植在北歐與美國。由於辣根在研磨之後,也會帶著辛辣味,但較為溫和,沒有新鮮現磨的山葵那麼嗆辣,價格較為平民,經過調色後,可作為山葵的替代品,也稱作「西洋山葵」。

 

在台灣,此類用辣根製成的綠色芥末醬非常普遍,在台南周氏蝦捲、安平王氏魚皮,嘉義的魯熟肉攤、阿文魚粥,還有諸多日式料理與涼麵攤,都可見到蹤跡。大致為日治時期對於台灣飲食文化影響的鑿痕。


▲嘉義魯熟肉醬料中使用綠色芥末(攝影∣呂立翔)

 

在IKEA可買到未調成綠色的辣根醬罐頭,顏色淡黃,經過調味後,在歐洲區域,常作為燒烤肉類或香腸等佐醬。也可做為烤魚的醃料。

 

法式料理的第戎芥末醬(Dijon

法式料理的第戎芥末醬(Dijon)則是另一個獨特的類別。

 

芥末籽跟胡椒粒一樣,不同的品種,會有不同的風味。第戎芥末醬原本有嚴格的規定,只有原料與製作來自法國勃艮地第戎產區,才能稱為「第戎芥末醬」,後來才逐漸簡化為法式芥末醬的統稱。

 

第戎芥末醬是由芥末籽(mustard),與白酒、葡萄汁等原料發酵而成,味道相對美式芥末醬的辛辣,較為溫和醇厚。常作為牛排、肋排、烤雞等肉類的醃料,或作蜂蜜芥末醬與油醋醬。

 

各家配方會混合不同品種的芥末籽,或視是否保存顆粒狀的芥末籽,而有不同的變化。

 

 

追本溯源,探索芥末的身世之謎

 

中文上,我們常把芥末(mustard)、山葵(wasabi)、辣根(horseradish)統稱為芥末,從食品成分標示,或商品的英文名稱上,比較容易區分岀三者的差異。

 

回到先前心中的疑問,在香港,脆皮燒肉使用的黃芥末蘸醬,跟英國Colman’s這個品牌的芥末粉到底有沒有關連?

 

從脆皮燒肉這條線索出發,關於香港脆皮燒肉的起源,有兩個說法。

 

一說是源自廣州的五香燒肉。出現的時間點,約在1980年代中期。在一次製作五香燒肉的過程中,師傅忘了在豬皮刷上糖漿,因此燒烤時上不了色。為了補救,加大火候,高溫讓油脂在豬皮中不斷油爆,形成了比五香燒肉表皮更酥脆的脆皮,這做法後來被一個澳門人帶到香港,進而發揚光大。

 

另一說為澳門還在葡萄牙治理的年代,有一位廚師在外國人開設的大飯店工作,想私底下模仿飯店內的一道菜式。使用噴槍燒炙豬皮的過程中,不小心將豬皮給烤焦了。捨不得丟,因此將燒焦處刮除,沒想到一嚐,豬皮相當脆口。後來這個做法普遍見於廣東珠江三角一帶,尤其是香港。

 

無論是哪個說法,從時間序來看,當代脆皮燒肉在香港發揚光大的時間點,與英治時期高度重疊。從食用習慣上來看,以肉蘸食黃芥末,相較中菜,更普遍見於歐美的飲食文化中。

 

然而,仍有另一道線索,是美食家蔡瀾曾為芥辣(芥末)撰文。提及香港早期老茶樓有提供芥辣蘸醬。查了幾間香港老茶樓,不供脆皮燒肉,但會隨桌附上一碟黃芥末與辣椒各半蘸料碟的,是1933年開幕的陸羽茶室。

 

現代飲食受到人口流動,菜系多元融合的影響,風味常互見身影。港式料理中出現的黃芥末,是東西飲食文化融合下的配搭?亦或只是兩地使用調料上的巧合?仍無確切定論。倒是帶著這個疑問,探索了芥末的身世之謎。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