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01WED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搭乘食物這台時空機,來趟時空旅行吧

從飲食文學、旅行文學到中國各地菜系、回憶中的美食體驗、做菜的小訣竅,余宜芳帶我們穿越時空,漫遊在美食的國度裡。

沈維君

2021-07-01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攝影:Karolina Grabowska/Pexels

早上十點半,比漾廣場還沒開始營業,我們聚集在B1的四步書房,其中有副總經理、處長、店長、財務經理、祕書,也有剛進公司不久的年輕同事。大家聚在一起,不是為了討論業績、行銷、活動……而是為了一本書《魚翅與花椒》,有方出版社的社長余宜芳將為我們導讀這本書。


讀書會一開始,宜芳就從包包裡掏出一小瓶紅花椒、一小包青花椒,笑說這雖然不是扶霞書中提到的清溪花椒,卻也在扶霞書裡的花椒等級名列前茅,是來自漢源縣的花椒:

「四川各地產的花椒,都比不上位在遙遠西南方山區的漢源縣出產的花椒;在漢源縣,沒有任何地方的花椒香氣比得上清溪鎮花椒的芬芳濃郁……這裡的花椒曾經做為貢品送進宮中,至今仍保留著『清溪貢椒』的名號。」

宜芳要我們照著扶霞的囑咐品嚐花椒:「把花椒殼放到你嘴巴裡,用嘴巴前端咬兩到三下,然後馬上吐出來!不要繼續嚼,別懷疑怎麼什麼都沒發生,因為接下來的效果會讓你無法招架(刺痛的味覺至少十秒後才會發生)。現在乖乖坐著等。」

結果我等來了超刺激的體驗——扶霞形容花椒是「香料世界裡的一粒星塵」,當我照著書裡的描述,把青花椒放到嘴裡咀嚼兩、三下,隨即吐出來,過了幾秒,我想,我的嘴裡經歷了宇宙大爆炸,接著一連好幾分鐘,彷彿有好幾道電流在我嘴裡流竄,我的味覺進入黑洞時期。

這樣的全新體驗正說明了宜芳挑選這本書的理由,因為她喜歡能夠帶來新意的書籍,她說:「一本好書最重要的是,它一定要有一些新的東西,是我過往不知道的,不論是新觀點、新角度、新故事、新的寫作方式、新知識,一本書必須符合這樣的標準,我才覺得它是好書。」



攝影:Klaus Nielsen/Pexels

用食物去旅行——既是飲食文學,亦是旅行文學的經典


讀書會最迷人的地方在於,我們不只與作者、書裡的世界產生超越時空的交集,還能借助講者的文學涵養與淵博知識,輕鬆踏過飲食文學的門檻,不需要在未知的世界裡茫然迷途,只要跟著余宜芳,遼闊的飲食文學王國,頓時有跡可循。

宜芳先從中國菜在西方世界的地位說起,西方在1960年之後,法國、北歐出現很多廚藝上的改革,如1988年的分子料理。因此,中國菜在西方的地位非常低,印度菜、韓國菜的地位甚至高過中國菜。到了現在,在倫敦、紐約、舊金山,都可以看到米其林星級的中國菜館,原因除了中國國力開始興盛,也跟扶霞這樣致力於推廣中國飲食文化的人有關。

宜芳笑說,有趣的是,《魚翅與花椒》在西方被歸類為旅行文學。她忍不住又推薦兩本好書,認為可與《魚翅與花椒》媲美,一是《托斯卡尼的豔陽下》,一是《普羅旺斯的一年》,兩者都描寫了異國文化的衝擊與體驗。

她回歸正題,細數飲食文學的經典,從早年的逯耀東、梁實秋、唐魯孫,說到林文月、韓良露、葉怡蘭、蔡珠兒——逯耀東是學者,文字多了學術味與考據味;唐魯孫是北京人,透過他,可以見識清末到民初世家子弟來到台灣的飲食風貌;林文月的文筆雅致溫婉,描寫自己做菜給台大的老師吃,字裡行間流露傳統古典的師生之情;蔡珠兒的飲食書寫像清代的袁枚,字字優美;葉怡蘭寫的不僅僅是飲食,更多的是生活美學。

而扶霞這本《魚翅與花椒》,最大的特色就在於,她是有系統地寫作,而且這本書呈現出很強的文化張力,以及文化人類學的對比。我們很難找到一本書,可以透過食物寫出中國的變遷與文化不同的張力。




攝影:RODNAE Productions/Pexels

翻開書頁,穿越時空,漫遊美食的國度


四川非常遼闊,東鄰重慶,南接雲南、貴州,西銜西藏,北連青海、甘肅、陝西。扶霞看到的1992年成都,距離1978年改革開放不久,陸續有外國人前往。余宜芳正巧於1994年為了《遠見》的專題報導也去了成都,親身經歷過《魚翅與花椒》書中描寫的世界——工地林立,塵土飛揚。說起成都,余宜芳說成都人是最懂生活的人,他們本來就有逸樂的傳統。

各地的飲食,因應當地的氣候、地形、文化,有不同的精彩之處。北方宮廷菜,用濃郁的醬料把本來沒什麼味道的珍貴食材變成美味料理。上海菜善用酒糟;廣東菜把食材的鮮美發揮到極致;川菜則是用簡單平凡的食材與調味料,只用蔥薑蒜糖辣油,卻可以調出很好的味道。

看了《魚翅與花椒》,才知道原來川菜的特色在於調味的精妙。川菜百味,扶霞在四川學了其中23種調味。以魚香味來說,不只可用在茄子上,還可以作魚香雞絲。「魚香」來自泡椒,蔥薑蒜很重要,甜、香也很重要。又如怪味雞,芝麻、蒜、花椒,這三樣是最重要的,再佐以甜味、酸味,整體達到平衡的味道。至於麻辣,重點是乾辣椒與花椒,但不應該有甜味,臺灣許多麻辣豆腐就做得太甜了。反而紅油抄手與蒜泥白肉得有甜味才道地,像蒜泥白肉,調味主要用蒜泥、辣椒、紅油、芝麻油、醬油,其中這醬油得加入紅糖去熬煮提煉出甜味,台菜中的蒜泥白肉之所以沾醬油膏,原因就在於此。至於糊辣味,則是把乾辣椒與花椒用油炒香,直到辣椒變色,但不到焦苦的程度。

從飲食文學、旅行文學到中國各地菜系、回憶中的美食體驗、做菜的小訣竅,余宜芳帶我們穿越時空,漫遊在美食的國度裡。這一日正好水庫迎來望眼欲穿的綿綿春雨,對我們來說,這場讀書會也是一場智識與感動的甘霖。在這一個半小時裡,名片上的頭銜淡去,只留下姓名,我們回到人性的基本——熱愛美食,熱愛分享,熱愛智識的交流、不同的文化體驗。

最後,我們還收獲了大家熱烈分享的美味川菜餐廳,下一回,不妨讀完《魚翅與花椒》,前去紅皇后、老罈香川味兒、李雪辣嬌,好好解解饞,順便驗證一下書中描述的川菜百味,為自己與家人朋友安排一趟穿越時空的身心體驗之旅。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