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21TUE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生活家養成記

引發好的爭議,是聚會成功的關鍵

以負責任的方式掌控好的爭議──針對我們通常會迴避的議題,透過安排好的架構,小心地處理。若能好好執行,將能創造出一場能帶來許多改變的聚會。

普里亞.帕克(Priya Parker)

2023-03-08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情境圖(攝影|Mikhail Nilov/Pexels)

好的爭議有助於彼此對話、連結

 

常常會有主辦單位找我,希望聚會可以展現出更多真實感,但他們更在乎創造趣味和熱度,而不是溫暖及舒適的氛圍。有技巧的主辦單位除了知道要怎麼讓大家分享並彼此連結,也知道要怎麼在活動中製造能帶給大家更多收穫的矛盾爭議。

 

而要如何讓氣氛更火熱?我認為爭議──適切的爭議,並由好的主持人來調配時──可以為聚會添加能量及活力,也有助於釐清聚會真正的目的。這樣的爭議能幫助你利用聚會找到許多重要問題的解答:你想做什麼、你的立場是什麼、你是誰。好的爭議能創造出一場有意義的聚會。

 

你可能會想問:什麼是「好的爭議」?

 

好的爭議能幫助大家更仔細檢視自己在乎的事物,過程中會有一些風險,同時卻也能獲得真實的收穫。擁抱好的爭議就是接受和諧不必然最重要,也絕對不是一場聚會中唯一的價值。好的爭議幫助我們重新檢視我們在乎的事物:價值觀、優先順序、無可取代的事物。好的爭議鼓勵更多生產創造,而不是一味鞏固現狀。好的爭議能導向比現狀更好的結果。好的爭議能幫助社群更進一步思考,能幫助我們成長。在爭辯的過程中,好的爭議有時可能會搞得很混亂,但一旦成功運作,就能釐清並濾淨,也是對抗胡說大話最有效的解藥。

 

然而,就我個人經驗中,好的爭議很少會憑空出現,需要經過設計並安排架構。因為幾乎從定義而言,爭議之所以會出現,就是因為大家對某個議題夠在乎,在乎到會為此辯論,而大部分的聚會要不是過於平和,不然就是過度激烈。比較容易產生好的爭議的情況是主動導入爭議,但小心設計其架構。

 

有時候,把氣氛和諧看得比其他一切更重要時,只會讓聚會變得很無趣。不僅如此,有時候甚至更糟:和諧的目標會一路滲透影響聚會的核心,最後變成冒牌的聚會目的,反而阻礙了聚會真正想要達到的目的。我曾經和一間氣氛和氣禮貌的建築事務所合作過,當時就發生這樣的事情。



▲情境圖(攝影|fauxels/Pexels)


如何讓大家熱烈地討論,而非沉默不語?


「普里亞,我們需要讓氣氛更熱絡。」我的客戶很緊張地在我耳邊低聲說道。

 

當時他看著一場關於事務所未來發展的會議,原本規劃希望大家能熱烈討論並對此議題開始爭辯,可是會議卻淪為一場禮貌又愉快的討論。我那時負責協助一個建築師團隊思考他們事務所的長遠願景。早上的時段,我們花了時間想像各種極端情境,像是世界上再也不需要新的建築物了,或是在某個未來,他們最大的客戶是天主教教會,又或者有天他們改成提供訂閱制的服務。這些刺激與會者思考的做法都經過特別設計,目的是要營造出一場能直指辯論問題的討論:他們希望維持實體的建築事務所,還是想要轉型成為一個體驗設計型的公司?

 

大家對此問題有很激烈的歧見,所以才決定找我來協助主持會議進行。但隨著會議進行,卻看不出來大家的歧見。所有的與會者都面帶微笑,友善又有禮貌。有個合夥人每每獨排眾議,想要試著觸碰一下表面底下的爭議點時,通常又很快就縮手了。

 

我試著重新調整大家討論的方向,從讓大家團結一致的點導向分歧點。「再回到安妮剛剛的論點。」我會這樣建議。但這是一群很有經驗又世故的團隊,我發現他們很善於遵從這間公司的常規:避免任何會再火上加油的事情。我知道與會者私下對這些議題的真實情緒,但卻一直無法讓這些情緒浮上檯面。於是,我知道必須嘗試新的做法,不然整場會議開完只是徒勞一場。

 

我的客戶本身不是建築師,而是這間事務所的主管,在這位開明客戶的協助之下,我們趁著午餐時間大家都不在的空檔開始謀劃。趁著大家不在,他和我重新調整房間內的布置,找了一些毛巾,然後在 YouTube 上找到一些電影《洛基》(Rocky)的音樂。我們正在準備一場地獄鐵籠的比賽。



▲情境圖(攝影|fauxels/Pexels)

透過「鐵籠格鬥賽」,溝通具有爭議的決策

 

建築師們回到會場後,發現現場有兩張巨幅海報。一張海報上面的人叫做「頭腦」,另一張上面的人則是「身體」。兩張海報上都是摔角手的實際身體照片,而頭部則分別找了兩位建築師的頭像,倉促之下後製貼上。我們選了兩位有魅力、風趣,口才又好的建築師。這兩人一看到我們做的海報後,立刻爆笑。我們出其不意,讓他們沒有太多機會思考。

 

於是,我跳到場中央,宣布即將要進行一場鐵籠比賽。我接著說明規則:每位摔角手在第一輪會有三分鐘時間提出自己那方最有利的論點。「身體」那方要討論的是,為什麼事務所在接下來的一百年應該持續專注在實體的建築物、投注在蓋建築物這件事上。「頭腦」那方則要提出為什麼事務所要變成一間設計公司,這是一個越來越流行,但說不定倏忽即逝的概念,這類設計公司的工作包括設計一間醫院裡的圖示,或規劃機場的流程,但不一定會建造任何東西。這是一個關於要隨著時代轉型或堅持核心能力兩者間的選擇。

 

我不確定大家是否會買單,而我也可以感覺到建築師們正在思考他們的同事是否也會參與。我努力保持活力,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有自信,希望趁大家仍在猶豫之際,繼續進行這場活動。

 

每位「摔角手」會被指派一位來自重整團隊的教練,並會拿到一小條白色毛巾。每位教練會站在自己的選手背後,開始為選手按摩肩膀,並低聲說出戰略。兩位「摔角手」接著開始轉轉頭,一副好像真的要開始打鬥的樣子。當時沒有人知道我們說的「鐵籠賽」到底是什麼意思。他們會真的打起來嗎?現在到底是什麼狀況?

 

到這裡,我告訴團體中其他人各自的角色。他們必須聆聽兩位摔角手的論點,選擇能說服自己的那一方。然後我補充了一個對觀眾來說最重要的規則:他們不能保持中立,一定要選出自己支持的那一方。每輪結束後會有五分鐘的時間,教練可以在這個空檔建議摔角手下一輪的論點。到第二輪時,每位摔角手另外會有三分鐘的時間複述自己的立論。

 

我慫恿觀眾們發出點聲音──不管是歡呼或嘲弄都可以──讓摔角手感受到群眾的支持。第二輪結束時,觀眾有機會做出最新也是最終的判斷,決定到底要支持哪一方。我再次提醒大家,每個人都要選擇一方支持,因為我知道這群人喜歡模糊差異。最終,三位獨立裁判(這三位是行政助理,他們在場進行行政方面的協助)會做出最終評判,決定誰才是這場建築叢林格鬥賽的贏家。

 

所有人都非常興奮地討論著。當我們放出《洛基》的音樂時,大家都笑了,這時代表「身體」這一方的摔角手站起來,開始對著代表「頭腦」方的摔角手做手勢,有點開玩笑地嘲弄對方。一切就緒。接下來二十分鐘的時間,多虧兩位建築師摔角手願意投入參與,這群原本沉悶、保守又斯文有禮的群眾開始變得熱絡,大家大聲叫著、發出噓聲、有時笑、有時嘲弄選手,並聆聽著兩位建築師針對兩種非常不同的未來各自做出有力、有趣、機智又截然不同的立論。當有些建築師猶豫不決,想要在兩位摔角手的立論中取一個中間點時,本來稍早還彬彬有禮的同事這時大聲說:「你要選邊站!」這場比賽極具對抗性,雙方激烈爭辯,而這正是我們需要得到的效果。

 

好吧,告訴你,最後「身體」方贏得勝利。

 

這群人遇到的問題正是我們許多人也會遇到的:出於良善的立意所以不想要冒犯任何人,但卻因此導致大家淨說些無關緊要的話。大家沒能公開分享、討論想法。因為如此,他們無法進行豐富又真誠的對話,表達出彼此真正的不同之處,並一起做出大家都會支持的重要決策。大家因為不想惹怒其他人,而不願意說出真正重要的想法,如此一來,這群人其實迴避了他們自己最在乎、最想要找到解答的問題。大家只是一直逃避著事關事務所及其個人未來的議題。

 

在很多聚會中,我們往往因為害怕被炙熱的辯論燒到,乾脆選擇完全不要惹事。爭議中永遠都帶有風險,因為情況可能一下子就突然急轉直下。但避免風險卻會導致我們浪費掉許多機會,錯失那些可以透過大家在乎的事物,真正彼此連結的機會。以負責任的方式掌控好的爭議──針對我們通常會迴避的議題,透過安排好的架構,小心地處理──這是作為主辦人最艱困、複雜又重要的責任。然而,若能好好執行,也將能創造出一場能帶來許多改變的聚會。

 

(本文摘錄自《這樣聚會,最成功!》,遠流出版)


作者簡介|

普里亞.帕克同時身兼大師級會議引導師、策略顧問及作家的身分。她創立的 Thrive Labs 幫助社運人士、官員、企業高層、教育工作者、慈善家等創造能帶來轉變力量的聚會。帕克受過衝突調解的專業訓練,曾在美國大學校園處理種族關係問題,也曾在阿拉伯世界、非洲南部地區、印度等地協助和平進程順利推進。她曾在麻省理工學院修讀組織設計,在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進修公共政策,另於維吉尼亞大學修讀社會思想。目前定居於紐約州布魯克林區。

收藏
訂閱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