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2024.05
01WED
每個人只能過自己的生活, 但是看見了其他可能性後, 他的內在從此有了不同的樣貌。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
美食家養成記

從潤餅到春捲

我用做菜創造家人的回憶,用菜譜記載人生的經歷。

呂立翔

2021-08-26

收藏
訂閱
分享
beyond beyond

攝影/呂立翔

北潤餅、南春捲

 

我用自家菜譜記載生活變遷。

家族的菜譜中不曾有過潤餅,直到去了北部唸書工作,才偶然在夜市初嚐潤餅。到嘉義唸書工作長居後,發現潤餅是從早餐到宵夜都可以買到的小吃。而在南部,潤餅叫做春捲。

去年清明連假,返回中部老家休假,跟媽媽提議我們也在家吃春捲吧。

家裡從未準備過春捲宴,媽媽準備了想像中春捲應該有的餡料,連春捲皮都花了一些時間才在市場找到供應的店家。

那個清明連假,是我們家第一次在家中包餡吃春捲。

跟肉粽一樣,北潤餅、南春捲有不同的餡料組合。

在北部時,隱約記得潤餅包了水煮高麗菜參紅蘿蔔絲、炸紅糟肉、豆乾、花生粉、蛋酥。

我開始頻繁吃春捲,是在南部生活的時候。餡料跟北部有些差異,蛋用的是炒碎蛋或蛋絲,肉品呈現的方式為滷肉燥,豆乾換成了較大塊的白色豆腐干,蔬菜中增添了韭菜增添風味,最讓人驚奇的是油麵條與糖粉。

多數的春捲餡料中都有豆芽菜,不嗜吃豆芽菜的我,在購買春捲時,只消跟老闆說一聲不要豆芽菜,就可以避開。

有一次沒注意到那攤是將豆芽菜跟高麗菜拌在一起的,照常跟老闆說不要豆芽菜。只見老闆面有難色的東挑西揀,將春捲包好時跟我說他盡力了。



攝影/呂立翔

準備一桌春捲宴

 

今年的清明連假,工作關係未能返家團聚。遂跟家人建議,來嘉義吧,我來準備一桌春捲宴。

餡料是以我習慣的南部春捲為主,但也參雜了一些北部潤餅的餡料。

口味是一種主觀養成,受到一個人的味覺經歷,組成了現有的樣貌。

我到嘉義東市場師太那選購菜蔬。師太是我主要的蔬菜供應者,多數蔬菜是從阿里山自家菜園採下,品質控管一直不錯。

高麗菜在是春捲餡料中的主體,因此我選了尖頭的高山高麗菜,甜度高,經過長時間蒸煮還帶著口感不糊爛,雖然價格較平地高麗菜高了些,但自家節慶要吃的不打算省。

紅蘿蔔新鮮還帶著土,我不愛用刨絲器,習慣一絲一絲手切,總覺得手切對於蔬菜的纖維破壞程度較低,吃進嘴裡的口感更佳。小黃瓜也比照辦理。

師太種在阿里山上的韭菜,較市售短小,但香氣飽滿。諺語說:「一月蔥、二月韭。」農曆二月差不多是現在這個時節,此時的韭菜品質最嫩最好。師太的韭菜每週只有一兩天少量供應,多是熟識客人早早預訂了。

在嘉義吃春捲,才第一次吃到這種白色的豆腐乾,口感介於豆乾的Q彈跟豆腐的軟嫩之間。比起豆乾,我更喜歡春捲裡放這種白色豆腐乾,讓整體的口感更為一致。

市場中的豆腐攤,我換過了三家。三家都不錯,現在長購的這家在製作環境、服務說明的細心、與品質的穩定度,都略勝一籌。

豆腐乾買回來,得先用滾水燙過,去除豆腥味。接著放入冷凍,目的在讓水分子結成冰晶後,撐開豆乾的組織,讓內部形成蜂巢般的小孔洞,滷製時更容易吸入滷汁,味道更能透入。

我做了放較多冰糖版本的肉燥,色澤光亮,甜鹹甜鹹,很有南部風味。同樣甜甜的還有用柴魚醬油與味霖佃煮的皇帝豆。

肉品還多了連同豆乾一同滷製的松阪肉。吃前切條,替代北部潤餅中常用的紅燒肉,可以吃到有嚼勁的肉感。另外買了在地私房雞肉飯小店的切盤火雞肉,添了屬於嘉義的風味印記。

跳味用的涼拌菜,是自個兒炒的蘿蔔乾、榨菜,自個兒涼拌的窩筍、木耳。

糖粉、花生粉、油麵,都不是買那種整套配好的,而是到各自到市場中平時就專賣這些食材的店家採買。

食材的採買,憑藉平時在市場累積的經驗,到各攤挑選自己覺得最理想的食材,零零散散也跑了十攤才湊集所有食材。

大包小包回家後,一道道分別處理,每道都簡單,但一次處理個十來道,也是挺費事的。


過節的時令感,就在買菜與烹煮之間

 

以前對於節慶沒這麼深刻,但自個兒從採買到烹煮,過節的時令感就岀來了。

融合北潤餅南春捲的特色,添加了屬於嘉義的風味,最後腦中彙整了一下這些餡料在口中交錯的口感。我希望在這口春捲中,還能帶些脆脆的口感,與多數軟糯的食材能有所反差對比,口感上更有記憶點。

孔雀香酥脆香魚口味是我對此的解決方案,脆脆的口感帶點醬味,還有芝麻的香氣,口感跟味覺在原本的食材中都很跳脫。果然,當天春捲宴,這個奇兵大獲好評。

夯不啷當菜色逐一上桌,數了數,居然也有個十六碗盤。

家人實在沒吃春捲的習慣,我照著多次在春捲攤看過老闆包製的經驗,提示大家用兩片潤餅左右擺放稍微交疊,有點像是萬事達卡的logo那樣。這樣才能包進這麼多種的餡料。擺餡前先灑花生粉跟糖粉,可吸收蔬菜的湯汁,避免餅皮被浸破了。

大夥七手八腳各自包了屬於自己的春捲,經驗實在不足,一個不小心餡料夾了太多,捲起來粗如上臂,一口還很難咬全。大夥邊包邊相互取笑,挑著自己喜愛的餡料,各自拿著一捲邊吃邊聊。

我用做菜創造家人的回憶,用菜譜記載人生的經歷。
收藏
訂閱
分享